乡村庭院、中医药特色巡诊 这些实事项目新半岛·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登录入口进展

发布时间:2024-06-22 16:15:11    浏览:

[返回]

  半岛bandao体育。项目安排上,今年更加注重普惠共享、补齐短板和功能提升,确保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着力补齐城市公共安全、“老小旧远”等短板弱项,持续增加设施资源,提升服务能级。

  近年来,在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沪郊乡村,建设美丽庭院正成为本市提升村容村貌的重要举措和抓手,是本市乡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乡村美丽庭院建设事关乡村宜居宜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去年全市已完成10万户乡村“美丽庭院”建设。从杂乱到有序、从整洁到精致,这10万户散落在沪郊的乡村美丽庭院,串出了上海乡村生态宜居的“风景线”,产业兴旺的“振兴线年,市农业农村委继续全力牵头推进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约3.2万户,占全年计划的32%。

  美丽庭院建设离不开广大村民的积极参与,庭院虽小,但与村民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在推进美丽庭院建设过程中,各区注重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通过宣传引导、教育培训等方式,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愿。

  宝山区开展人居环境重点村“百日攻坚”行动,实行“一村一方案”。嘉定区依托“一网统管”,实现人居环境问题从发现到整治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松江区利用农村人居环境“保基础+促提升”资金,分类实施村庄环境建设。奉贤区以农村人居环境责任区制度为重要抓手,引导村民不做“旁观者”、不当“局外人”,积极参与美丽庭院“小三园”建设,以宅基庭院面貌的焕然一新助推村庄风貌的全面提升。崇明区结合花卉、民宿、农旅等新业态,打造美丽庭院。浦东新区通过评定“星级户”等典型示范,引导村民树立绿色发展和低碳生活的理念和方式,用扮靓乡村、美化环境来助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以众多农村家庭的“小美”,汇聚成片区“大美”。闵行、金山等区通过积分制等方式,推动形成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氛围,让群众愿意干、用心干,有效提升了乡村环境品质。

  闵行区浦江镇汇东村依托“葫芦IP”发展庭院经济,鼓励村民利用自家庭院或自留地种植葫芦,还为村民与企业“牵线搭桥”签订葫芦回收协议,村民庭院的“方寸地”成为增收致富的“聚宝盆”,一个个农家小院充满生机。松江区泖港镇朱定村植根“药食同源,本草朱定”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理念,推广中草药种植,将村里“小三园”华丽变身为中草药科普园,并邀请市农科院种植专家作为技术指导老师,上门提供种植技术指导,教会村民亲自种出包含枸杞、金银花、薄荷等28种中草药植物,让村民自给自足、吃出健康身体。

  为破解小区充电难题,服务更多新能源汽车用户,2024年,市发展改革委继续牵头开展共享充电桩示范小区建设工作。通过树标杆更好地推广先进典型经验,深挖潜拓展小区场地资源,强管理提升示范小区水平,广宣传获得市民支持,努力推动示范项目“以点带面”“连点成面”。

  2024年全市计划新增共享充电桩示范小区超100个,目前正抓紧建设实施中。

  在推进帝庭花苑充电示范项目建设中,将小区围墙外、市政道路红线内的夹缝空间开辟出新建停车位,在区供电公司的配合下,完成从小区地下空间向小区围墙外区域的接电工作。区发改委和区房管局重点开展了项目施工修复工程的现场验收工作,并完成该项目的示范小区申报。在推进仅有地面停车位的西凌新邨小区充电示范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小区业委会、居委会及物业形成合力,在现状停车位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积极挖掘资源,利用围墙边、楼梯旁开辟新车位,尽管新建车位无接电条件,但创新地提出新辟车位与现状车位置换的方式,在有条件的现状车位上安装充电桩。

  石化街道下辖46个自然小区,其中29个为建设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售后公房,因辖区内老旧小区多、道路狭窄、公共基础设施薄弱、场地空间有限、小区电容达不到充电桩安装要求等因素,“充电难”成为摆在不少新能源汽车车主面前的一“桩”心事。因此,石化街道将破解“充电难”工作纳入“聚焦发展,聚力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工作主线之一,立足实际,缓解居民充电难题。截至2024年6月,石化街道已建设完成小区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点11个、共享充电桩70个,成功创建共享充电示范小区7个。

  西渡街道的文怡花园共有居民约1421户,近600余个地面流动车位,新能源车辆将近100辆,充电需求旺盛。为了更好地统筹解决居民汽车充电的痛点,在街道、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的协同配合下,小区引入专业充电运营商特易充,针对地面非固定停车位,按照每2个标准车位中间安装1台充电桩、每个侧边车位安装1台充电桩的方案,一期共计投建了105台充电桩,有效解决小区居民的充电需求。

  近年来持续推进共享充电桩“统建统营”示范小区建设,2024年计划推进不少于10个小区的项目建设。通过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改造、统一运营运维并配备全市第一套预约充电、停车管理、云平台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不仅提高了充电效率,解决了油车占位、小区充电设施电力负荷不足、日常安全维护责任划分不清等问题,也提升了小区居民充电体验。同时,充分利用公园、商场、景区、停车换乘P+R停车场、公共停车场(库)等空间,持续推进经营性快充网点建设,并扩大布局规模与服务覆盖率。积极探索备案制改革创新,支持智能微电网、光储充检一体化等新技术充电站建设。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大力支持宝山区大场镇、顾村镇建设国家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示范县和示范乡镇”。

  社区护理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重要内容。为全面提升本市社区护理服务能级,更好满足居民“家门口”获得多种形式护理服务需求,本市自2023年开始逐步推进社区护理中心建设,丰富社区护理内涵,在做好日常基础护理、门诊护理、病房护理及居家护理的基础上,还提供糖尿病护理、伤口护理、静脉导管护理、安宁疗护等社区适宜专科照护服务。

  目前,全市已建成36家社区护理中心。2024年,市卫健委将继续牵头推进30家社区护理中心建设工作。

  护理中心以社区护理门诊为基础,设置综合护理服务区,提供预约、咨询、评估、服务实施与跟踪评价等服务。按照国家和本市护理服务相关规范与标准提供基本护理服务和专项护理服务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服务优势,开展“六诊一室一中心”工作,“六诊”分别为:伤口护理门诊、静脉导管维护门诊、糖尿病护理门诊、中医护理门诊、康复护理门诊、安宁疗护门诊;“一室”为操作室;“一中心”为雾化中心。开展“泾小护”静脉导管维护“一专一品”护理服务品牌。

  吴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聚力打造静脉导管维护门诊,今年1-5月完成静脉维护120例,在与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建立护理上下联动、紧密协作对接机制,签订静脉导管维护“一专一品”建设项目合作协议的基础上,中心于2024年6月13日成功创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吴泾社区“标准化静脉导管维护社区示范基地”,进一步提升社区护理服务能力,打造规范化、同质化专科护理服务项目。同时,中心自2021年启动“互联网+护理服务”,将信息联通万家,做到线上线下双融合,延伸服务内涵,开展屋里护理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让辖区百姓在家就能享受专业、优质、高效、便捷的护理服务。

  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中心于今年4月全面启用,打造整合型、一站式社区护理综合服务平台:2名全科医生在护理综合服务区内坐诊,减少居民楼上楼下往返于医生诊室及护理综合服务区的次数;整合了所有护理专科于一站式护理服务区内,满足百姓多样化护理服务需求,如:PICC导管维护,每半天6-10人次;伤口护理每日60-80人次……

  康复是健康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康复是康复医疗的网底,推进社区康复中心建设是满足居民康复服务需求“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依托病房与康复治疗区域,结合各类中西医康复适宜技术,打造住院、门诊、站点和居家相衔接的具有社区特色的康复服务体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康复服务,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建设连续三年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累计建成119家。2024年继续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加以持续推进。

  自投入运行以来,中心已经建立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特色的综合诊疗体系,专注慢性疼痛、呼吸系统康复、产后康复等领域,可提供包括运动康复、安宁疗护康复、盆底肌康复和小儿中医推拿等多项专病专症康复服务技术。针对颈肩腰腿痛、心肺功能不足以及脑卒中后遗症等常见疾病,具备显著的治疗效果,获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誉。

  上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社区康复中心以来,推进“成人骨关节康复+老年神经康复+儿童脑瘫康复”三大板块的发展,提出“大手和小手,一起暖心走”的服务口号,中心依托复旦儿科医院、新华医院、华山医院等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成立“复旦儿科医院儿童康复基地”“上钢-新华医院联合疼痛专家门诊”“华山医院康复科吴毅主任专家工作室”,通过专家团队下沉社区、儿童康复评估绿色通道、双向转诊、全专结合等多元化服务模式,不断优化服务内涵,夯实服务品质,真正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家门口康复服务。

  中医药特色巡诊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依托本市中医医联体联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深入居民家门口提供中医药特色巡诊服务,建设居民身边的中医药健康之家,让更多的市民能在“家门口”了解中医、感受中医,享受到高品质的中医药服务。

  截至5月底,全市所有中医药特色巡诊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已全面启动建设,陆续向居民开放。

  彭浦镇第二卫生服务中心第五执业点(场中路3308弄社区卫生服务站)于今年5月全面升级改造,建立了中医巡诊团队,有4位中级以上职称的中医师巡回在站点坐诊。引进了上海市名中医吴焕淦基层工作站,真正实现专家资源下沉社区站点。同时,配备中医经络检测仪、多诊查床、智能熏洗床等设备,满足社区居民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

  打浦桥街道日月光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坐落于打浦桥商区,站点聚焦职业人群需求针刺、拔罐、中药熏蒸、穴位敷贴、艾灸疗法等多项中医适宜技术,开展小儿推拿、中医骨伤、中医皮肤病等特色中医药诊疗服务,配备多种中医辅助设备。同时,驿站还邀请瑞金医院魏氏伤科等专家团队入驻,为职业人群提供全方位的健康保障和专业指导,预计将于今年7月向居民开放。

  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象源丽都社区卫生服务站引入龙华医院周端上海市名中医工作室基层工作站,合理运用“互联网诊疗”“名医团队巡诊”等医疗资源,为周边大型社区的居民提供一站式多维度的中医药诊疗服务。同时,发挥“小郎中”上海市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辐射作用,围绕“长征中学、象源丽都幼儿园”学校圈,把中医药融入社区居民的生活之中。

  浦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锦颐中医药特色巡诊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挂牌成为海派中医“杨氏针灸”分基地。由原50平方米扩建至150平方米,特邀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研室主任肖彬副教授、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王余民主任坐诊,同时为居民提供科学中医养生指导、健康知识普及、慢性病运动干预等一站式运动康养医疗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更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搜索